<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登录365bet登录地址_beat365官方app下载手机版_365购物平台统计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集锦 > 喜迎党的二十大 > 喜迎党的二十大

        【庆丰收 迎盛会】沃野三晋庆丰收

          时间:2022-09-21        大    中    小      来源:山西日报

          谷黄稻香瓜果脆,又是一年丰收季。九月的三晋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唱响丰收赞歌;九月的希望田野,五谷飘香、秋收正忙,喜迎丰收盛会。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923日,我们即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注定意义非凡。眼下,全省4105.5万亩秋粮陆续收获归仓,唱响一曲曲大地欢歌。 

          政策给力科技助力 

          粮食增产基础扎实 

          收割、装车、销售,孝义市大孝堡镇东盘粮村的秋收现场忙碌又热闹,富东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千亩玉米迎来大丰收。黄澄澄的玉米颗粒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全程机械化的收割作业在轰鸣声中快速进行,收获的喜悦洋溢在田里田外。合作社负责人范忠告诉记者:眼下正在收割的是4000亩玉米种植大田,得益于充足的雨水,今年的玉米亩产达到了1500斤。 

          合作社的6台收割机一起上阵,每台每天能收割70—80亩,可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摘穗、剥皮、秸秆粉碎,部分玉米秸秆可直接分离切割为青贮饲料,用于牛羊等牲畜的喂养。 

          另一侧田地里,被秋风吹拂的玉米大豆竞相生长,作为全省特优工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东盘粮村成功探索出“2+3”种植模式,形成了从耕、种、管到收的全流程技术标准,今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再有半个月,这批新的种子选手将双双进入成熟期。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资金90余亿元,一卡通直接到户,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齐心协力落实相关措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三队包联服务队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小麦生产先后经历抗击洪涝保面积、科技壮苗强群体、防病治虫减损失、一喷三防增粒重等多个关口,总产单产双增,实现了逆境丰收,全省夏粮喜获丰收,总产达到245.2万吨,较上年增长0.8%;平均亩产305.5公斤,较上年增长1.1%,再创历史新高;临汾市翼城县、尧都区和运城市永济市勇于创新,打破全省水地、旱地小麦单产纪录。 

          全省各地秋粮丰产基础扎实、形势总体稳定。前期,针对病虫害防控,农业农村系统专家队伍通过线上线下发布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系列技术,科学防治病虫害。同时印发玉米抗渍涝促生长技术意见、持续高温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及对策、大豆玉米杂粮谷子等各种作物各个品类的技术管理要点,确保秋粮生长的不同阶段不留技术指导空白。 

          我们提前完成了农机具检修任务,制订了秋收计划,采取多项科技措施,夺取秋收全面胜利。清徐县王答乡大寨村农机手李华说。2021年,我省农机总动力1595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72.6%,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60%,与全国持平。主要农作物实现良种全覆盖,地膜覆盖谷子冬播、加工型马铃薯、小麦良种良法、麦后复播青贮玉米等试验示范获重要突破。 

          特优农业健康发展 

          乡村产业不断壮大 

          今年的土豆不愁卖,价格也好。土豆还没收获,好几个买家的电话就来了,抢着要。我和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吨1620元,从地头就拉走了,省了储存和运输的费用。”915日,朔州市平鲁区高石庄乡店湾村的土豆地里,朔州市新玉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忙碌中掩不住喜悦。 

          这几天,在隰县午城镇上司徒村,一个个沉甸甸的玉露香梨挂满枝头,梨园里处处可见忙碌的采摘身影。916日,村民贾瑞祥的梨园传出喜讯,他家梨园的特级果被隰县北纬三十六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部预订,每公斤的收购价达到20元。好果才能卖好价!这次合作,让我对特级果有了新认识。贾瑞祥种植玉露香梨已有14年,他爱学习、懂技术,不仅把自家梨园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给其他果农讲管理技术。今年,贾瑞祥家的梨园产量大约有两万公斤,其中特级果占总产量的10%,一级果占总产量的70%以上。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近年来,我省特优农业战略纵深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不断夯实。202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620亿元,增幅20%。十大产业集群产值1600亿元,增幅80%。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我省打造晋字号特优品牌典型做法。 

          今年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主体倍增加速推进;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8.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6%。畜牧业生产持续向好,蔬菜、水果、中草药材产量较快增长,全省生猪出栏634.1万头,增长16.0%;蔬菜、水果产量均增长7.5%,中草药材产量增长8.2%。近期,省统计局组织开展的我省经济作物生产形势专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全省经济作物生产形势总体良好。 

          本次丰收节上,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将进行首次发布,包含晋粮”“晋肉”“晋果”“晋酿”“晋菜”“晋药”6个品系,沁州牌沁州黄小米、冠云牌平遥牛肉、杏花村牌汾酒等66个产品品牌首批入选。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这些天,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的村民开心坏了,因为他们村率先引进5G技术建成振兴小镇5G智慧党群馆,推出了涵盖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及党员的5G信息通信产品和信息化应用,实现了实时为全体村民提供信息通信服务。 

          环境变得更美、生活变得更好、乡风更加文明,振兴村的村民不再向往城市,而是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像振兴村这样的全国文明村镇,近年来在我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我省高标准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511.4万农户领到承包经营权证书;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累计实现股金分红8.35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行政村占90%以上。全省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87%的自然村,42.9%的建制镇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376个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地区清洁取暖覆盖率66%;卫生厕所普及率68.3%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生活水平再上台阶。今年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十稳十提重大部署,抓统筹谋划、抓重点带动、抓基础支撑、抓落实推动。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9元,增长6.1%,快于全国0.3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97.4% 

          在五寨县,高标准农田、高性能农机和高素质持证农民三大要素融合耦合、机田证一体化打造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形成了“1+1+1>3”的叠加效应,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其他产业、促进了乡村振兴。2021年通过土地出租、劳务输出等方式,村集体经济组织平均增收50万元。项目区涉地农民年人均增收达5395元,增长78%…… 

          庆丰收、迎盛会,让我们借丰收节的契机,弘扬三晋农耕文明、展示当代农民时代风采,进一步激发三晋儿女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汇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